依据学校事业进步需要及国家有关规定,西昌学院2019年拟向社会公开招聘博士研究生33名。现将公开招聘有关事情通知如下。
1、招聘单位基本状况
西昌学院坐落在国家级出色旅游城市四川西昌市,是经教育部批准合并组建的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办学历史悠久。学校肇始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李书田、柯召、魏寿昆、曾炯、刘之祥等知名教授汇聚于斯,矢志兴教,提出振农工、重实验办学理念,开办农林、畜牧、土木工程、矿冶工程、机械工程和医科等专业,应用办学源远流长,实践育人特点鲜明。发现攀枝花大型磁铁矿;培养出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陈明义、国家创造奖获得者张嘉惠等一批杰出英才。几经变迁,2003年教育部批准西昌农专、西昌师专、凉山大学、凉山教育学院合并组建西昌学院。2010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5年被列为四川首批整体转型进步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被列入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
办学条件好。现有北、南、西等校区,占地1900亩,建筑面积39.46万平米,固定资产总值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施总值2.49亿元,纸质图书213.18万册,电子图书131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100余人;教职工964人,专任教师734人,其中正高职称96人、副高职称22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3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6人,省突出贡献专家及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0人;州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突出贡献拔尖人才等60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出色教师、四川教学名师、四川师德标兵7人。
教改效果突出。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就奖56项。国家级特点专业1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个。省级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教学团队4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特点专业6个、应用型示范专业3个、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实验区2个、卓越培养计划项目8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革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共21门。在省属相同种类院校中,教改成就排名前列。
服务地方有力。学校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是凉山经济社会进步必不可少的要紧力量。
学校是凉山进步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地方培养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20万,全州县处级干部的50%、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的70%、高层次农牧人才的80%、水电和建筑范围技术骨干及高层管理职员的85%均毕业于西昌学院。近年来,围绕民族区域人才需要,依托四川彝汉双语师资培训基地四川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等平台,为凉山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永久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校是凉山资源开发的研究基地。建有各级科研平台16个,重点拓展以凉山自然资源、农业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为主的科学研究,为凉山特点农商品马铃薯、苦荞、洋葱等的产业化进步提供科技支撑。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级研究项目30项,获省、州科技进步奖67项,选育作物新产品种23个,获国家专利170项,推广转化科技成就68项,获得社会经济效益15.8亿元。2018年,马铃薯原种超高产扩繁试验破西南区域亩产纪录。学校多次被授与四川高校科技成就转化先进单位。
学校是出色民族文化的传承革新基地。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出色民族文化传承革新融入人才培养。依托彝族文化研究中心民族团结进步研究中心,积极拓展民族文化传承革新研究。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7项,国家民委中国彝学研究项目6项,省社科联研究项目34项,出版专著、译著、教程和科普书本105部,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州厅级奖338项,在彝族母语文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方面全国领先。先后获国务院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四川民族团结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是服务凉山脱贫奔康的行动基地。充分发挥智商、人才优势,集中力量拓展教育、科技、文化和健康扶贫,全力支持凉山脱贫奔康。拓展6+1+1彝区顶岗支教、一村一幼姚基金志愿者支教等助推教育扶贫。2017年6月,学校一村一幼志愿支教项目被教育部高校定点扶贫典型案例集网站收录。在深度贫困县打造产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拓展科技服务、技术指导、培训和科普宣传等,助农增收致富。拓展文化艺术服务和彝区乡村美化等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和乡村文明建设,激起脱贫内生动力。构建三层次六结合禁毒防艾教育模式,每年组织2000余名志愿者深入凉山17个县市拓展宣传教育,帮助彝区禁毒防艾攻坚战。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四川预防艾滋病教育试点高校。2018年,彭丽媛大使到校参加红丝带青春校园行活动,充分一定了学校在禁毒防艾工作上获得的成绩,并为学校青春红丝带志愿团授旗。
合作交流广泛。积极拓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深圳迅方等省内外百余家企业拓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建新工科产业学院;与四川大学、中央民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高校合作拓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与美国东新墨西哥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等签订了合作协议,选派近百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参加国际交流学习,招收各类留学生近百人,现有俄罗斯、巴基斯坦、也门、刚果等国留学生在校就读。
面向将来,学校将继续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把学校建成全国民族区域知名、特点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2、招聘对象及范围
面向全国招聘2019年12月31近日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并获得博士学位的普通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毕业生,年龄需要为1974年1月1日及将来出生,具备正高职称的博士研究生年龄可放宽至1969年1月1日及将来出生。本次招聘均在事业单位经批准设置的职位内招聘。
本单位的在编员工,不属本次招聘对象范围。
3、基本条件
1.面试者应同时拥有以下条件:
具备中国国籍,热爱中共和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宪法,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有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身心健康,体检合格,能正常履行招聘职位职责。
中小学教师面试者,须征得县级以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书面赞同。
委培或定向博士研究生,须征得原委培或定向单位赞同。
满足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
2.有下列状况之一者,不能考试报名:
曾受过各类刑事处罚的。
曾被开除公职的。
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同意审察的。
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
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职员暂行规定》和《四川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员工推行细节》的有关规定应当回避的。
尚处于试用期内的新录用公务员。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实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建议》规定,由人民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认定的失信被实行人。
有违反有关规定不适合考试报名事业单位的。
4、待遇
在服务期内经考核合格,除享受国家和四川有关政策规定的基本薪资、福利等待遇外,同时享受以下待遇:
1.人才引进费人民币85万元/人,其中安家补助65万元,教学科研成就考核奖20万元。
2.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和博士学位但未获得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职员,试用期考核合格后,服务期内前三年享受所在单位七级副教授职位的绩效薪资。
3.科研启动费: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类学科专业人民币15万元,理工科类学科专业人民币20万元。
5、报名
1.报名日期:
2019年5月1日起至2019年11月30日。
2.报名方法:
面试者填写《西昌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申请表》后发送至西昌学院人事处邮箱,并准时与人事处员工电话联系。面试者所提供信息需要真实无误。
考试报名者最后是不是符合所报职位条件需要由西昌学院负责的面试资格审察、考核中的复核和省教育厅审核确认的结果最后确定。
在招聘的任何环节发现考试报名者不符合考试报名条件、弄虚作假的,考试报名或聘用资格一律无效,且责任自负。
6、资格审察
1.资格初审:面试者通过邮箱提交报名材料后,由有关专业所在二级学院进行资格初审。
2.资格复审:资格初审合格者,按人事处公告时间、地址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应现场提交以下材料
《西昌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申请表》1份;
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
有效的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和复印件1份,2019年应届毕业生参加资格复审时,若尚未获得学位证、毕业证的,需提供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和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主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或研究生院开具的就读专业状况的证明原件。其最后是不是符合面试职位学位、学历资格条件,以本人毕业时获得的有效学位证及毕业证所载学历和学位为准;
在海外获得学历学位的面试者需提供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及第三方的专业认证材料原件1份。
海外留学回国职员留学期间所学专业未列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学科专业目录的,按《关于进一步规范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员工工作的公告》需要,由西昌学院统一组织进行第三方的专业认证,认定结果与招聘专业为相似专业的拟视为专业资格条件合格。
其他材料。
不可以按需要提供上述证件和证明与未按时参加资格审察的,视为自动舍弃其面试资格。